letter 002 | 穿過日常的縫隙
- UP ORIGINAL
- Nov 29, 2024
- 3 min read

Hi 我是Y
在從泉州晉江機場前往德化的高速公路上,我再次體會到愜意的“中間狀態”——意識自由地活動在既不屬於起點也不屬於終點的中間地帶,全然且放鬆。
在越來越多的個體感受到被裹挾前進的當下,我們總是急於從一點到達另一點,無論是物理距離還是心理狀態,我們常常被告知要追求高效,追求完美,要刻意營造每一個瞬間,彷彿連“美”這個抽象的概念,都可以被具象加公式化地表達。
十一月初的某一天,我騎著單車穿梭在深秋上海的街道,望著透過發黃的梧桐葉灑下的陽光,以及被風吹落旋轉落下的樹葉。在不被我們關注的時刻,這些美好的事物依然在發生。
我們每一位個體,或許可以允許自己擁抱且享受這樣的時刻,或許偶爾一陣吹過耳邊的風,都會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靈感一瞬。
發現生活中的小而確定的時刻,珍惜看似普通卻充滿意義的時刻。
真正的美,是那些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自然與真實。我們的品牌,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而生——美是日常,而不是刻意營造。
在決定將陶瓷作為承載我們第一個產品的器皿時,我去了許多的線下陳列各式各樣器皿的空間,體會不同的器皿捧在手心帶給我的觸覺感受,感覺和“漂亮”、“有趣”、“溫和”、“親切”等體會相近,當一件物體被真實的拿在手上經由肌膚上的感受傳達到內心時的豐盛體驗。
已經存在的“美物”各式各樣,我試圖在那些雜亂的思緒中尋找一個相似的“靈魂”,一條隨機波動而無限的循環線條,彷彿是當下我意識的定格,它在流動,但由具象地呈現在我眼前。
美好的造型來源於不刻意追求的時刻,無論如何冥思苦想,我也無法主觀地創造出“好的形態”,但在我不知不覺走在路上,望向陽光透過窗簾投射的光束,那個線條就從我的心底浮現。
對我而言,設計的初衷,源於對美和日常的思考——不是創造一個新的東西,而是如何讓使用者感覺到某物的“日常用品”。
哪怕是一瞬間的觸摸感受,也能讓你體會當下內心的節奏和步調,感受片刻的寧靜。
觸覺從泥土開始,自然界最樸素的材料,不同的泥土有著不同的質地和特性,來自德化當地優質高嶺土,經過一遍遍篩選,確保其純淨度和可塑性。從泥土轉變為器物中間需要經過幾十道程序:練泥,注漿,晾胚,修坯,洗胚,上釉,燒制,中間沒有一個環節可以脫離人,每一個器皿通過工匠細緻與專注的觸摸、打磨最終成型,從工匠的日常到我們的日常。
“不論是何種機械之力,在人的雙手面前,都會顯得局促。”
器皿之白,不帶任何顏色屬性,是生命與信息的原始形式,卻能體現於對萬物之源的包容與想象。
一個品牌的產品,不是為了讓人在特定的場合中顯得與眾不同,而是為了讓我們在日常的每一個瞬間,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體會當下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寧靜之地,給一些空間和縫隙,讓自己到達那裡,沒有壓力,只有簡單和純粹。
我們產品的設計理念,是將這種簡單和純粹融入到每一件產品中。無論是一件舒適的家居服,還是一套精緻的餐具,我們都希望它們能夠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偶爾的點綴。真正的美,不是生活之外的可有可無,而是生存之內必要的靈性體驗。
故事已經展開,就像那些不經意間觸動心靈的美與日常,悄然誕生。
Comments